《沈阳建筑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响应省委号召 建设美丽乡村

□ 校党委书记 董玉宽
   期次:第677期      查看:77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的开发和振兴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今年1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工作和任村第一书记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随后分别发文作出部署。

自腊月二十八省委高校工委正式启动干部选派工作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导向性激励政策,各基层单位和部门克服了假期开展工作等客观不利因素,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广大教职工申报踊跃,到大年初七,共有20名同志向学校党委递交了申请。全校上下把驻村帮扶作为向党中央和省委看齐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组织好、实施好、完成好。

参加驻村帮扶工作,从高校到农村,工作条件、环境和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派的同志需要快速适应变化,及时转变角色,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要牢记光荣使命。此次驻村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好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的坚定决心,真正做到“人到、心到、情到、行到”。

要坚持问题导向。各个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困难家庭的情况也不一样。在开展帮扶工作中要根据所在村的实际情况,做到“善于发现问题、正确认识问题、潜心研究问题、真正解决问题”。帮扶干部进驻贫困村以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体察民情,摸清影响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和群众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科学分析归纳,理清思路,找准路子,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要讲究工作方法。驻村帮扶干部要摆正自身位置,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紧紧依靠当地政府,虚心向地方干部群众学习,迅速融入群众之中。要加强与地方各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智力资源,建筑与规划学院正在开展的“百人十村”系列活动,就是充分发挥学校在乡村规划上的学术优势,为当地整体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要注重发挥当地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村支“两委”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要注意言行规范。驻村帮扶是一项政治任务,驻村时间长,工作任务重,群众期盼高。习近平总书记在3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驻村帮扶干部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一定要严守纪律,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严格考勤和请销假制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得擅自脱岗、不得给基层增加负担,以实际行动给乡镇和村干部带好头,展示沈阳建筑大学的优良作风。

干部驻村帮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的扶贫工作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由简单的面上扶贫,变为从加强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整体建设,以点带面,不断推动乡镇和县域经济发展。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中有硕士、博士,更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政治素质好,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和一定的政策信息,要沉到村子一线,把村里的底子摸清,把村子贫困的原因搞清,采取有针对性的精准化帮扶措施,激活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内生发展潜力,使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切实做到服务管理到位、督导考核到位、宣传引导到位,确保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沈阳建筑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0067次访问,全刊已有3923139次访问